摘要:溢价争议:洋河为“苏超”足球联赛推出定制版梦之蓝M6+,在原价基础上加价300元,主打“地标文化包装”,但球迷质疑设计缺乏新意,仅更换瓶身图案和城市口号。场景错配:定制酒瞄准球迷庆功宴场景,但实际比赛中消费者更倾向平价啤酒或饮料,高端白酒与球场狂欢氛围脱节。品牌信任滑坡:梦之蓝M6+近年因价格倒挂(官方价650元 vs 实际成交价550元)饱受诟病,叠加定制款溢价,进一步透支消费者信任。
江苏人最近全城沸腾的“苏超”足球联赛,成了本地文化的大秀场。宿迁球队穿楚汉战袍、苏州奖杯用缂丝工艺、徐州球迷拉“南哥之争”横幅——这些创意让江苏人把地域自豪感狠狠宣泄了一把。洋河股份趁机推出“苏超定制版”梦之蓝M6+,瓶身印上十三市地标图案,每瓶比普通版贵300元,口号喊得响亮:“为家乡干杯!”
可球迷老张的反馈却泼了盆冷水:“比赛赢了,队友起哄开这瓶‘家乡酒’,结果发现就是普通M6+换了个包装纸。多花300块,不如多买两箱啤酒实在!”
一、定制酒溢价,输在“形式大于内容”
洋河这波定制酒操作,表面看踩准了文化热点,实则漏洞百出。设计敷衍遭吐槽:定制款仅在原瓶贴了城市地标剪纸画,搭配“徐州楚风”“苏州雅韵”等通用标语。有球迷对比发现,所谓“定制”和电商平台30元订制的个人婚宴酒瓶设计雷同,远不如苏超球衣的原创楚汉纹样有诚意。更扎心的是,同价位竞品如今世缘“国缘四开”,早已实现瓶身浮雕篆刻工艺,文化质感高下立判。场景错位冷场:苏超赛场的热门消费场景是什么?是烧烤摊配冰啤、球迷酒吧狂欢、赢球后路边摊干杯。常州赛区单场啤酒消耗4.2吨,输球喝闷酒、赢球对瓶吹——这才是真实情绪。而千元级白酒硬塞进球场,既不适合喧闹氛围,也不方便分享,最终沦为“摆拍道具”。
二、梦之蓝M6+的品牌困局:透支的信任撑不起溢价
定制酒翻车的深层原因,是梦之蓝M6+近年持续的品牌贬值。价格倒挂成常态:官方标榜梦之蓝M6+是“600元档王者”,但市场上早被撕掉底裤。2024年电商平台日常价620元,批发价更跌至540元,经销商自嘲:“进货价都比网售价高,卖一瓶亏40块”。当普通款实际成交价仅550元时,定制版却敢卖850元,消费者自然不买账。品质质疑未消散:洋河长期被贴“广告酒”标签,即便第七代海之蓝升级酒体(3年基酒+5年调味酒),消费者仍吐槽“换汤不换药”。此次定制款未提口感优化,却强推包装溢价,被网友调侃:“瓶子比酒贵,这很洋河”。
三、地域文化牌怎么打?苏超给酒企上了一课
反观苏超联赛的火爆,恰恰示范了如何把地域认同转化为消费动力:情感共鸣大于包装:徐州球迷为“楚汉德比”设计战甲球衣,苏州把非遗缂丝融进奖杯,宿迁搬出霸王鞭鼓助威——这些元素让年轻人主动拍照传播。反观洋河定制酒,瓶身设计像“旅游纪念品”,既无城市精神深度,也没激发参与感。降低门槛才能破圈:苏超65%球员是业余爱好者,学生、外卖员、理发师都能上场。这种“草根性”让观众觉得:“这比赛我也可以玩”。而定制酒坚持千元高价,与年轻人要的“接地气”背道而驰。若学精酿啤酒推小瓶装、现场特调试饮,或许更易切入夜市大排档场景。
四、定制酒的出路:从“瓶子创新”到“体验革命”
洋河的定制酒尝试并非全无价值,但需彻底转换思路:绑定深度文化IP:苏超的楚汉元素、缂丝工艺、方言标语,都是经过验证的本土符号。若洋河联合赛事方推出“冠军庆功酒”,瓶身用球队夺冠日期、球员签名等真实元素,甚至让球迷投票设计酒标,远比套用模板更有说服力。轻量化适配场景:参考“苏超+夜市啤酒”的爆款组合,区域酒企更应推出小瓶装、低度果味酒。例如针对常州赛区开发“赢球起泡酒”,或为宿迁球迷定制“霸王鞭鼓”主题精酿,用9.9元试饮装打入烧烤摊,让酒真正喝起来而非供起来。
白酒行业正从“宴席内卷”转向“情绪消费”,苏超的火爆证明:消费者愿意为认同感买单,但痛恨被敷衍。当网友调侃“我们玩的不是梗,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情”,洋河们该听懂潜台词:文化不是印在瓶上的口号,而是融进酒里的真心。
何不说:定制酒避坑指南:若为收藏,选瓶身工艺复杂(如浮雕、篆刻)或限量编码款;若为饮用,优先尝鲜装试口感,避免为包装多花冤枉钱。地域文化酒新玩法:关注本土文旅联名款(如苏州博物馆x黄酒),这类产品常融合非遗技艺,自饮有格调,送礼有故事。球迷聚会省钱窍门:大型赛事庆功宴可自带基酒(如百元内清香型白酒),委托酒吧调制成主题鸡尾酒,成本低、氛围足,避免品牌溢价陷阱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联富配资-股票正规配资开户-新股配资网-股票配资最新行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